行業資訊
特朗普夸下海口,要讓美國在他的治理下變得“更偉大”,重振制造業是他的一個重要抓手。中國企業會不會真的被美國吸走?
表面看,特朗普是要讓“美國制造”重新攻占美國和全球市場,但實際上,這些豪言壯語更多還是針對美國的就業問題講的。有些美國人習慣從“零和游戲”的視角出發,將美國的就業問題同中國直接掛鉤,認為中美貿易額變大了,中國人的飯碗多,美國人的飯碗就會相應減少。在這些人看來,美國的就業問題,轉變成了怎樣讓中國人的飯碗重新變成美國人的飯碗。
真正的問題是,美國人能不能拿走中國人的飯碗,拿走了能不能端得???
微型鋼鐵廠技術令美國鋼鐵廠在50年內減少了75%的雇員,同時產量維持不變。
規律使然
資本往低成本、高收益的地方走,這是基本規律,也是導致多年來美國無法重振傳統制造業的主要問題。哪里有更多的利潤,哪里的勞動力價格水平更低,資本就會向哪里轉移,無論誰入主白宮,這個規律是改變不了的。美國企業此前出現的外包潮從根本上講,就是資本本性使然。
對于美國資本來講,未來能獲利的領域在哪里?從目前形勢看,答案很有可能還是金融業。即使有2008年金融泡沫的破裂,美國眼下能吸錢的仍然是金融,是錢還在繼續大量地生錢。《金融時報》不久前評論指出,華爾街的狼性正在回歸。誰都明白,這么下去還會出泡沫,但資本游戲不是向來逃不出這個循環嗎?據統計,目前美國金融機構資本只有15%左右投資于企業融資。
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1年金融業產出占美國GDP總量的8.4%,而在上世紀50年代,還不到3%,此外美國金融類公司的利潤占所有企業所獲利潤的30%以上。
事實上,特朗普自己做生意,也是遵循上述規律。他的財富積累主要是靠錢生錢,他的建筑工程主要是靠進口更便宜的中國產品。美國《商業周刊》近報道,參加競選前,特朗普經手的后三個工程項目中,至少有兩個從中國進口了鋼材和鋁材。其在芝加哥的一個項目從中國購買了大量節能型玻璃墻。僅此一項,按照美國市場價格估計,特朗普就讓美國公司失去了一筆高過3.5億美元的訂單。
特朗普以“生意人總統”自居,再加上其經濟團隊有這么多人是做生意出身,他們不會不明白這些年美國究竟是在靠什么賺錢。他們也明白,正是這種賺錢方式,導致了美國式的“去工業化”,同時也導致了美國的貧富差距不斷加大。
奧巴馬又何嘗不想重振美國。美國搞TPP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升美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或者說是想把失去的地位重新找回來。美國是全球大的消費市場,這是美國試圖重組全球制造業鏈條的本錢。但是,美國一些學者和研究機構算了賬,發現終美國制造業非但不能借TPP重回產業鏈,反而只會進一步將國內市場讓給別國制造業,而且進入美國的外國企業還可以獲得狀告美國政府的權利。據世界銀行一份預測報告,到2030年,TPP協定將把日本GDP推高2.7%,而美國的GDP只能被拉高0.4%。
所謂重振基礎制造業,多多少少有些反經濟規律。世界上有很多國家的經濟結構都是從基礎制造業逐步升級到服務業、高技術行業,而從服務業和高技術行業再轉型到基礎制造業,好像都還停留在口號階段。
即使機器人(21.800,0.34,1.58%)應用也無法徹底扭轉趨勢。機器人的大量運用可以讓部分制造業留在或者回歸美國,但不可能持久。再從就業的角度看,機器人的使用更是只會減少工作崗位,而不會增加美國就業?!都~約時報》報道寫道:特朗普告訴從事制造業的工人們,通過嚴格限制貿易、離岸外包與移民,他會為他們帶回工作,但經濟學家說,更大的威脅來自另一件事——自動化。
《紐約時報》報道截屏
2000年初我到美國工作,買過一些10美元三雙的白襪。襪子織得很厚實??纯礃撕灒厦婢尤粚懼?ldquo;美國制造”。這么便宜的“小件”美國也生產?后來,我在《華爾街日報》上讀到一篇文章,原來那時美國市場上的襪子幾乎90%都是美國制造。美國人每年要花費50億美元買襪子,數額不算少。美國是怎么做到把襪子工廠留在國內的呢?
原來美國的制襪廠較早實現了自動化生產。但是,這一優勢同樣沒保持多久。這不僅是因為中國人工成本低,也因為中國很快就能制造類似的機器,并擁有了能熟練操作機器的技工。三年后我從美國回國,10美元已能買6雙襪子,美國的襪子制造已被中國替代。
當然,上述種種并非意味著美國在制造業的發展上就真的難以有所作為。雖然就業的大幅增加很難,但美國仍然保持著金融、創新和市場優勢。如果政策對路,比如繼續加大對高端制造業的投入,美國勢必會進一步鞏固其在軍事工業、醫療技術、信息技術和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對全球制造業發展方向的引導力。
亞洲優勢
今天,談論制造業振興,在很多國家已經成為一種政治時髦,但也只是一種政治時髦。通常人們更容易關注的是一些抽象數據,諸如稅收、投資和勞動力價格之類。這些因素自然很重要,但發展制造業,不是光有這些就夠了。勤勞、守紀與執著精神,同樣不可或缺,甚至更重要。這絕不是政治人物幾句豪言壯語就能實現的。
任何一位走進美國社區的中國人,即使只停留一兩天,都會明白,美國重振昔日制造業,根本就是一個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依據中國人對自身制造業崛起三十多年的切身體會,看看那些在商場里購物、在街頭閑逛、在公園里休閑的各種膚色美國人的神態,尤其是那些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你根本無法將他們和成千上萬坐在流水線旁的藍領聯系在一起。讓美國人重回流水線,像中國、越南、柬埔寨等國的藍領那樣工作,已不再可能。在今天的美國,已經無法找來愿意干藍領活且有一定技能的年輕工人。
美國制造業面臨著嚴重的勞動力供給不足問題。
制造業的發展有很多要素,但歸根結底是要人去做。一個國家的工業化與去工業化與發展模式相關,也與這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傳統相關。中國制造業的生產鏈可能會因為勞動力價格上升而出現一定轉移,但大多數不會轉移到美國,而是轉移到印度、越南、緬甸、柬埔寨等國。
2000年以來,美國制造業就業人數總體呈下降趨勢。
為什么會是這些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年輕勞動力仍然愿意從事基礎的藍領工作。這個道理同樣可以解釋為什么一些發展中國家制造業總是不能真正發展起來。比如,在我曾經工作過的巴西,即使廠商提高工資,恐怕也找不到太多愿意或適合做基礎制造業的人。富士康當年不是夸下???,要把巴西變成其重要加工中心嗎?可廠子開了沒兩年,就被不斷的罷工給折騰得沒了聲息。
目前,無論從生產體系看,還是從鏈條完整程度看,亞洲制造業在全球都居于領先地位。這與中國制造業的全面發展密切相關,也與亞洲一些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相關。對于中國經濟下一步轉型發展而言,這也是巨大機遇所在。著眼未來,中國除了需要通過金融、稅收等手段,留住一些骨干企業,也要在鞏固和完善亞洲的生產鏈方面多下些功夫。目前,中國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將生產線轉往亞洲其他國家,比如華為將在印度建造手機生產線。
引領亞洲生產鏈發展,中國至少可以在三個方面有所作為:一是繼續做大、做強中國消費市場,通過強大消費需求來推動乃至支撐亞洲生產鏈的完善;二是利用中國已經構建起來的完備制造業體系,通過研發創新,不斷突破,更多占據制造業高端鏈條,并繼續保持在設備制造領域的優勢;三是通過資本、技術和貿易等方式的運作,在低端制造業向外轉移之時,引導和調整亞洲制造業整體布局。
逐步完善亞洲生產鏈符合亞洲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發展需求,也是未來“一帶一路”能走得更穩健的關鍵所在。一個在生產上編織成網絡、聯結成鏈條的亞洲,也一定會為21世紀亞洲全面崛起提供充足的動力。
所屬類別: 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