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知識
工業機械手的簡史
現代工業機械手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初,是基于示教再現和主從控制方式、能適應產品種類變更,具有多自由度動作功能的柔性自動化產品。 機械手首先是從美國開始研制的。1958年美國聯合控制公司研制出臺機械手。他的結構是:機體上安裝一回轉長臂,端部裝有電磁鐵的工件抓放機構,控制系統是示教型的。
1962年,美國機械鑄造公司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之上又試制成一臺數控示教再現型機械手。商名為Unimate(即萬能自動)。運動系統仿造坦克炮塔,臂回轉、俯仰,用液壓驅動;控制系統用磁鼓存儲裝置。不少球坐標式通用機械手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同年該公司和普魯曼公司合并成立萬能自動公司(Unimaton),專門生產工業機械手。
1962年美國機械鑄造公司也試驗成功一種叫Versatran機械手,原意是靈活搬運。該機械手的中央立柱可以回轉,臂可以回轉、升降、伸縮、采用液壓驅動,控制系統也是示教再現型。雖然這兩種機械手出現在六十年代初,但都是國外工業機械手發展的基礎。
1978年美國Unimate公司和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聯合研制一種Unimate-Vic-arm型工業機械手,裝有小型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用于裝配作業,定位誤差可小于±1毫米。 美國還十分注意提高機械手的可靠性,改進結構,降低成本。如Unimate公司建立了8年機械手試驗臺,進行各種性能的試驗。準備把故障前平均時間(注:故障前平均時間是指一臺設備可靠性的一種量度。它給出在次故障前的平均運行時間),由400小時提高到1500小時,精度可提高到±0.1毫米。
德國機器制造業是從1970年開始應用機械手,主要用于起重運輸、焊接和設備的上下料等作業。德國KuKa公司還生產一種點焊機械手,采用關節式結構和程序控制。
瑞士RETAB公司生產一種涂漆機械手,采用示教方法編制程序。 瑞典安莎公司采用機械手清理鑄鋁齒輪箱毛刺等。
日本是工業機械手發展快、應用多的國家。自1969年從美國引進二種典型機械手后,大力研究機械手的研究。據報道,1979年從事機械手的研究工作的大專院校、研究單位多達50多個。1976年個大學和國家研究部門用在機械手的研究費用42%。1979年日本機械手的產值達443億日元,產量為14535臺。其中固定程序和可變程序約占一半,達222億日元,是1978年的二倍。具有記憶功能的機械手產值約為67億日元,比1978年增長50%。智能機械手約為17億日元,為1978年的6倍。截止1979年,機械手累計產量達56900臺。在數量上已占世界首位,約占70%,并以每年50%~60%的速度增長。使用機械手多的是汽車工業,其次是電機、電器。預計到1990年將有55萬機器人在工作。
第二代機械手正在加緊研制。它設有微型電子計算機控制系統,具有視覺、觸覺能力,甚至聽、想的能力。研究安裝各種傳感器,把感覺到的信息反饋,使機械手具有感覺機能。目前國外已經出現了觸覺和視覺機械手。
第三代機械手(機械人)則能獨立地完成工作過程中的任務。它與電子計算機和電視設備保持聯系。并逐步發展成為柔性制造系統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和柔性制造單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中重要一環。
隨著工業機器手(機械人)研究制造和應用的擴大,國際性學術交流活動十分活躍,歐美各國和其他國家學術交流活動開展很多。
本內容來源于:http://m.zannr.com/
所屬類別: 相關知識